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协会动态
杨 柳 | 地域空间、文化符码和红色影像
——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
来源:yh533388银河评论   2023年09月06日16:56
9月1日,由省电影局、省文联主办,省电影家协会、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电影《觅渡》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编者按:9月1日,由省电影局、省文联主办,省电影家协会、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电影《觅渡》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省内20余位领导、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影片的题材立意、人物塑造、艺术特色、美学表达、影片宣发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并就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新性表达,展开了一场生动热烈的讨论。本公众号将陆续刊发专家的发言文章。

地域空间、文化符码和红色影像

——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

文/杨 柳

8月28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觅渡》的上映,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的风云人生;第一次在暑期末、新学期初这个重要档期上映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第一次由革命家的后人(片中谷嘉诚是恽代英的曾甥孙)饰演本人。可以说,《觅渡》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做出了的切实努力。

关于本片,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片名。《觅渡》导演宁敬武这样解读:“《觅渡》,其寓意是觅革命之路,觅走向新中国之路,觅信仰坚定之路。觅渡不仅仅是‘三杰’家乡常州的一座桥的名字,它更是革命者一生为民众追求出路的写照。”因此,本文试图以地域空间作为切入点,延伸到觅渡桥和文化符号与影像的关系,来探讨《觅渡》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红色影像的开拓上所做的努力。

地域空间:作为文化隐喻的表述方式

电影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在诞生之初,就将地域空间作为叙事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特定的地域对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一个具体的写作背景、写作支点,对于虚构人物来说则表现为具体的地点以及活动的舞台”。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故事的时间是美国南北战争,人物活动的舞台选择了南方庄园和北军医院,都是当时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人所共知的典型空间。在空间要素和时间要素的支撑下,观众才能充分相信故事的真实性。换句话说,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共同构筑了“想象的共同体”,它既是影片故事的背景,也是构筑了“国家”“民族”等“想象的共同体”,从而成为影史的经典。科波拉《教父》系列中,第一代教父柯里昂生活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纽约,他重视家庭、沉着冷静、心狠手辣的个性,在第二代教父迈克尔身上得到答案:《教父2》中的迈克尔回故乡意大利西西里岛隐居。这里历史悠久,处于各方势力争夺的地带,人民贫困彪悍,政府疏于管理,只能抱团或依赖黑手党解决问题。迈克尔也被迫重返纽约,成为另一种“局外人”。观众是在《教父2》西西里古老的庄园,黄色土地和身裹白纱新娘的人文景观要素构建中,完成了对《教父1》的理解,原来柯里昂来美国是迫不得已。谁塑造了“教父”?三代“教父”如此努力要融入美国社会,为何划出一条不可避免走向毁灭的抛物线?谁又杀死了“教父”?影片的内涵得以深化。试想一下,假如《一个国家的诞生》人物不变,但是故事发生的地点脱离南方庄园和北军医院;《教父》中迈克尔和柯里昂的故乡不详;或者《卧虎藏龙》故事发生的地点架空,只有精彩的武打场面;《大红灯笼高高挂》密不透风的四合院消失,这些电影的故事都无法讲述。

因此,地域空间不仅是电影叙事的背景,更具有强烈文化隐喻表征的地域空间符号。比如冯小宁《黄河绝恋》的黄河奔腾不息、陈凯歌《黄土地》的陕北高原成为画面和叙事的主角、张艺谋《红高粱》红色高粱酒是高密大地灼热的灵魂,再如陆川《可可西里》西藏冰川的冷酷、娄烨《苏州河》苏州河的缠绵、毕赣《路边野餐》凯里的梦幻、贾樟柯《山河故人》临汾文峰塔的永恒。这些地域意象,走出了地理学意义,也不仅仅是电影故事的背景板,即前文所述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概念与民族、文化、宗教、性别、性取向或其他一些特定的身份认同有关,也可以涉及历史传统、虚构的神话故事、文学作品等。它提供了一种情感联系和认同感,使人们能够在自己的民族身份中找到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这经常成为导演的影像方案:作为文化隐喻的一种表述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地域空间超越故事情节的艺术表现,是建立在电影视听语言的分裂、导演以画面叙事代替情节叙事基础上的,这一过程中,地域空间画面成为一种纯视觉的文化编码符号,是导演艺术表达的核心。

文化符码:觅渡桥

影片《觅渡》对于觅渡桥的选择,可以说非常准确。觅渡桥是“桥”:这是常州城曾真实存在过的一座古桥,横跨运河两岸。在觅渡桥的桥北,是瞿氏宗祠,少年瞿秋白经常走过觅渡桥读书,一头是旧祠堂里家族传承的使命,一头是新世界中革命烈火的召唤。觅渡桥是“觅”:仿佛是瞿秋白一生行迹的隐喻,苦苦寻觅。他说“人能想,能思索,能感觉,能自己定目的,能自己行动,所为有所作为”(瞿秋白《饿乡纪程》)。他从少年时候起就憎恶一切恶浊的社会现象,这个有渊博学识和飘逸气质的身影,从这里出发,一生辗转,为的就是找到通往新世界的“渡口”。觅渡桥也是“渡”:这个“渡口”是瞿秋白终其一生寻觅的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他从读书人到革命者,是《国际歌》里“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地方。这就是“伟大的人物,革命的战士,不但用自己的生命和斗争去从事于伟大的事业,而且往往用自己的死和血,去填平到达胜利之艰难荆棘的道路”(瞿秋白《饿乡纪程》)。因此,从空间看,觅渡桥是瞿秋白革命精神的隐喻;从时间看,觅渡桥也是宏大革命叙事的原点。

时至今日,觅渡桥虽然已经拆除,但觅渡桥小学仍然存在,它不仅是瞿秋白的母校,张太雷女儿张西屏也在这里担任过教师,直到现在,还是江苏省实验小学,仍有无数可爱的孩子在培养过烈士的校园里茁壮成长。

可以说,觅渡桥本身就包含非常丰富的文化想象。在视觉层面,可扩展的审美空间是独特的江南运河文化。不止烟雨江南,轻舟白鹭,也有别于单纯的运河文化和吴文化,常州的江南运河文化,是两者的融合后的高级展现。自吴国第一代君主泰伯奔吴,建立句吴部落起,吴文化就有了革故鼎新、百折不挠的文化基因,也显现出良好的包容性和发展性。加之晋代衣冠荟萃,隋唐运河开凿,大运河横穿常州,这里以动态开放的水运交通网络,养成开放包容的生活状态,最终形成两岸博采众长,灵动进取的属于常州人文特征。运河两岸,长江南北,各地的优秀文化思想不断汇入此地,形成创新、进取为核心的江南运河文化。因此,位于江南运河之上的常州觅渡桥,在传统美学层面可供开拓空间非常宽广。

在《觅渡》中,张太雷、瞿秋白经常于桥上怅望踌躇,江南水乡的景观有一定的表现,不过,这座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片的视觉展现停留在“桥”的层面,在“觅”和“渡”的故事构建上较为薄弱。此外,影片中许多快速剪辑的影像序列,尽管在空间上保持一致,仍可一定程度满足观众对时空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的期待;另一方面,快速剪辑的序列,对场景细部的偏爱服务于快速剪辑的需求,特写镜头对电影时空的切割使得观众连续不断地接收到新的视觉信息,而不似传统电影的长镜头同时将影像内涵传递给观众,破坏连续性美学所建构的时空完整性,从而使得此类镜头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后连续性特征。这也可以说是《觅渡》特有的美学风格。

电影的叙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之下,电影在完成叙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在不自觉间传播地域形象。觅渡桥的造型美与运河动态美,运河的繁忙与常州的民俗生态,江南百姓生活的画卷与历史的纵轴,辅之以历史使命下的革命叙事,假如都能得到重视,在影像上能赋予觅渡桥足够的展现方式,其文本的内在涵义,能够增加更多厚重感,使得影片美学境界更上一层楼。

红色影像:从优秀传统文化到百年精神谱系

“常州三杰”,三位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为何从读书人成为革命者,要用身上的磷火燃烧旧中国?《觅渡》给出了答案。影片并没有局限于讲述革命家革命和牺牲的经历,而是将“常州三杰”精神尽可能吃透,捕捉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传承上寻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是崇文尚学:他们虽然出身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但却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 ,从“世代读书 、世代做官”的名门世家成为“没落破产的士的阶级”。瞿家、张家、恽家都曾是名门世家。瞿秋白的祖父瞿贞甫承袭“云骑尉”官爵,父亲瞿世玮是位颇有才华的秀才。童年时的瞿秋白靠着叔祖父的恩庇,“过了好几年十足的少爷生活”,有非常强烈的“士大夫”意识,以至于母亲因贫自杀时,家里还有一位帮佣的仆妇,母亲的临终遗言,仍然是期望族人帮助儿子完成学业。张太雷的祖父张开基曾获捐“五品衔,候选府经历”,父亲张亮采也是一位秀才。瞿秋白和张太雷的少年世代,都曾在著名的常州府中学堂求学,智商超群,学业优异。他们在这里打下了良好的旧学基础,同时开启了对新学的憧憬。恽代英出生武昌,祖籍武进,他的祖父恽元复,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府上任高级幕僚,父亲恽爵三在湖北老河口、德安等州县府内任幕僚。恽代英曾在日记中写道:“余自幼以世家故受人敬爱,亦因缅祖德,用以自发其志气,不敢自暴弃。”“常州三杰”的父亲虽都是晚清秀才,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受到良好教育而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然而,即使他们终身潦倒,却仍然坚信:“只有读书,才是子女将来唯一的出路”。所以,即使家庭再困难,也要想方设法送孩子去读书。“常州三杰”的父母靠着典当、借债、帮工和亲友的资助,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了小学、中学,直至考上大学。正是这样一种崇文尚学的家风激励“常州三杰”都成了优秀的知识分子。《觅渡》中,选取了瞿秋白和张太雷在常州府中学同窗苦读,因为爱国倾心结交的片段;恽代英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同时大力支持毛泽东的故事,都第一次呈现在大银幕中,精彩而感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二,是积极上进:瞿秋白在北京读“俄文专修馆”时,已经咳血患有肺病,但从来没有停歇学习,应《晨报》之约去莫斯科做通讯作者,学习马列主义,是翻译《国际歌》的第一人,上海左翼文化领导人、鲁迅的挚友;张太雷毕业于北洋大学,旧学功底深,俄文尤其好,被李大钊誉为“学贯中西,才华出众”;恽代英以高分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部教官,学生有陈赓、林彪等。还有,尽管三位烈士很早牺牲,他们的子女仍然沿着这条看不见的“河流”,沿着父辈的足迹,学以致用,爱国忧民,孜孜不倦,没有一个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瞿秋白的继女瞿独伊是新华社俄文分社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的孙辈分别是医学、计算机等领域的专家和少将;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是上海航天局雷达微波系统总体高级设计师,曾参与设计北斗导航系统。《觅渡》中,陈赓和恽代英夜间上政治课的师生情,身陷囹圄的瞿秋白为看守狱头和厨师刻印的故事,张太雷和瞿秋白在莫斯科开会赶路的场景,都分外细腻传神,展现出革命家生动可爱的一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三,是爱国忧民:无论“三杰”个体命运遭受如何的挫折,他们始终不忘最重要的人生使命:拯救受苦的人,实现英特纳雄耐尔。瞿秋白临行时、张太雷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恽代英被叛徒出卖前,他们一个唱着《国际歌》,呼喊“共产党万岁”;一个毅然奔赴更前线,准备广州起义;一个写下“留得豪情做楚囚”。在影片中都有表现。尤其是瞿秋白临刑前对生命的爱,对国家的爱,镜头借用摇摆的鲜花和蜜蜂的飞舞,感人至深。

所以,在《觅渡》中,红色影像的表现方式有了进一步开拓:“常州三杰”继承了崇文尚学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人生的困境中百折不挠,苦苦寻觅革命的方向。他们沿袭江南文人士大夫爱国忧民的传统,立志“为天下人谋将来永远幸福”、勇做“江南第一燕”、最终要指向“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革命者之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找到革命年代的新方向,他们也用自己的热血、青春和生命,进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精神的谱系中。

总之,《觅渡》的上映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一次难能可贵的突破。从宏大革命叙事开始,到聚焦个体命运的叙述策略;从深入人物内心的情感逻辑,到贴近当代青年人的表达方式;从地域空间的精心设计,到文化符码的衍伸,这部影片都有可观可赞之处,值得重视。

作者简介

杨 柳,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副教授,江苏后浪影评团导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