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名家名作
李春燕:舞蹈艺术之路上不倦的行者
——国家一级舞蹈演员、编剧李春燕的艺术人生
2020年01月16日15:07
李春燕,1973年2月出生于江西宜春,中共党员,现任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前线文工团(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副团长、一级编剧,专业技术六级。全国青联委员、全国舞蹈家协会理事、yh533388银河联委员、江苏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其表演和创作的舞蹈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舞蹈大赛中获奖,并先后多次随国务院、文化部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个人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

许 诺

李春燕

1973年2月出生于江西宜春,中共党员,现任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前线文工团(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副团长、一级编剧,专业技术六级。全国青联委员、全国舞蹈家协会理事、yh533388银河联委员、江苏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其表演和创作的舞蹈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舞蹈大赛中获奖,并先后多次随国务院、文化部出访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个人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

1998年表演独舞《庭院深深》、双人舞《望穿秋水》荣获全国第四届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2005年担任舞蹈《那一片芦荡》领舞,荣获第三届中央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表演银奖;2007年创作女子群舞《那年剪短发》荣获全国第七届舞蹈大赛文华创作金奖;2009年创作男子群舞《士兵》、《迷彩英雄》荣获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创作奖和全军第九届文艺汇演创作奖 ;2014年创作男子群舞《突击.突击》荣获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创作奖。

近年来,主要担任重大晚会总导演工作,相继完成了20余台大型主题晚会的创演工作,并创作出《砺兵》《砺剑》《春色》《奔赴》《姹紫嫣红》《特战先锋》《绣春风》《碧荷涟涟》《青春士兵》《祖国之恋》《春天的芭蕾》《除夕哨》《从春天出发》《春之畅想》等50余个文艺作品。

李春燕的名字对于许多舞蹈界同仁人以及不少部队官兵来说并不陌生。出生在江西宜春一个普通家庭的她,受曾是剧团演员的父亲的影响和启发,从小就对舞蹈产生了特别的热爱。5岁起,李春燕就跟随父亲练习舞蹈基本功,12岁那年考入江西艺校,从此走上了她所渴望的专业舞蹈之路。1990年,刚满17岁的李春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的南京 “前线,那是中国当代舞蹈的‘圣地’啊,一想到从此就能跟着前线的老师们学习,把自己最热爱的舞蹈作为一辈子的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做一个优秀的军人,舞蹈这条路,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还要走得远,走得好。”当年的那一份光荣和幸福,李春燕始终记在心间,多少年一直督促着她向着艺术的高峰不断前行。

1992年,刚考入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两年的李春燕就代表军区部队参加了第六届全军文艺汇演,并一举获得了表演三等奖。这对当时的她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激励着她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工作,全身心地享受舞蹈的快乐。很快,她的身影就不断出现在全国全军的各种大赛赛场和演出中:1996年,她在全军文艺新作品比赛上获得个人表演奖;1998年,在第四届全国舞蹈大赛中,她一人三次登台,以充满江南韵味的独舞《庭院深深》、情绪丰沛炽烈的双人舞《望穿秋水》和独舞《萌》一举夺得表演一等奖,成为当年舞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2000年,她参加表演的舞蹈诗《妈祖》获得全国首届“荷花杯”舞剧大赛金奖……扎实的基本功、饱满的情感和对舞蹈技巧的娴熟运用,使李春燕很快站到了舞蹈表演的高峰。

但她并没有被接二连三的荣誉冲昏头脑,而是清醒地对自己的艺术道路进行着思考和规划。“到了2000年左右吧,那时候,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却很清楚,自己正站在事业的十字路口上。一方面是自己的年龄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伤病——那时候,我的腰、腿都有很严重的损伤,”李春燕说。“以后还能不能继续跳,能跳多久很难说。”但李春燕舍不得。她对舞蹈的感情太深,对前线的感情太深,她的生命是与前线舞蹈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她毅然决定从舞蹈演员向舞蹈编导转型,用另一种形式将自己的艺术生命献给深爱的舞台。

从一个演员转型为舞蹈编导并非易的事,这不仅需要丰富的舞台经验,更需要充实的理论的储备和丰富的教学技巧。为此,李春燕在2003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到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进行了舞蹈编导专业的系统进修,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来。随后,由她担任编导,创作出的女子集体舞《绿荫》、男子集体舞《藏龙卧虎》《假日》《迷彩英雄》《我家门前过大军》等优秀舞蹈先后在全国全军舞蹈比赛和文艺汇演中获得高奖。在自身不懈的努力下,李春燕实现了艺术人生的华丽转身,完成了从一个舞蹈演员到一个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优秀编导的成功转型。2007年,她创作出的女子集体舞《那年剪短发》在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中大放异彩,获得文华创作金奖;2009年,她创作的男子群舞《士兵》、《迷彩英雄》荣获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创作奖和全军第九届文艺汇演创作奖;2014年,男子群舞《突击.突击》再一次荣获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创作奖……

一次次荣誉、一项项大奖,并没有让李春燕就此满足,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名军旅文艺工作者,“用艺术的形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是军队艺术工作者当之无愧的使命和重任。我的使命不仅是在舞台上为部队争得荣誉,服务官兵、服务战斗力,才是我的根,我最本职的工作。”李春燕说。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1990年入伍以来,李春燕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近年来,她多次担任重大主题演出的总导演,大刀阔斧地打破传统综艺演出的“惯例”,大胆创新舞台设计与表演形式。几年来,她相继完成了20余台军地大型晚会演出的创演工作,风格新颖大气、气势恢宏、冲击力强,受到了军地观众的一致好评。而她也从中汲取了丰厚的文化养分,拓展了艺术表现视野,创作编排出《姹紫嫣红》《碧荷涟涟》《绣春风》《特战先锋》《突击突击》《砺剑》《砺兵》《春天的芭蕾》《除夕哨》《从春天出发》《春之畅想》《中国梦》《阳光路上》等五十余个文艺作品,不断向着更高的艺术追求进发。

为了更好地为兵服务,李春燕几乎走遍了部队驻地的山山水水,收集一手创作资料,带着精心创演的节目奔赴一线基层部队,上高山、下海岛、钻山洞、上哨所,为一线部队官兵演出数百场,为基层连队指导带教上百次,每年下部队时间都达三个月以上,用忠诚履行文艺兵的职责,用坚守诠释舞台阵地的真谛。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各界的认可:从业以来,她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荣获江苏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称号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先后两次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本团评为“前线之星”。

“如果可以,希望能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奉献给人民子弟兵,把自己全部的能量奉献给热爱的舞蹈艺术。”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坚持,是一个军人的信念。一舞30载,不变是初心。从演员到编导再到总导演,李春燕一步一个脚印,在艺术殿堂的阶梯上扎扎实实地攀登着,在舞蹈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前行着——向着她的追求,向着她的梦想。

祝愿这位不倦的行者走得更远,更好。

女人如水,迷彩胜火

从1998年一舞成名的《庭院深深》,到2005年CCTV舞蹈电视大赛银奖作品《那一片芦荡》;从获得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创作文华金奖的《那年剪短发》,到获得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创作大奖的《突击突击》……30年来,李春燕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活跃在舞蹈表演和创作一线,将战斗精神和诗意情怀融注于舞蹈,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细腻鲜活的舞台形象;同时,她在继承发扬前线文工团“战斗的抒情”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在舞蹈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突破和创新,以一个个带有独特个人印记、与时代共鸣的优秀舞蹈作品,撑起了一片艺术的天空。

爱与生命的诗意

许多人初次认识李春燕和她的舞蹈,是荣获第四届全国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的女子独舞《庭院深深》。这支充满江南韵味的古典舞作品,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为核心意象,用旧中国深宅大院中的少妇形象,看似展现了传统意义上所谓“深闺怨妇”的生存状态,实则表达着现代意义上人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对生命本真的凝视与思考。李春燕所扮演的“少妇”,在舞蹈动作和情绪节奏上都突破了古典舞传统的规范,由主题动作所派生出的动作语汇自由地伸展,一股新鲜气息扑面而来。而舞台上唯一的道具——一把椅子——则与李春燕的舞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在提、沉、冲、靠的舞蹈承接中,李春燕以她无比投入的状态、近乎精巧的肢体表演和丰沛的情感表现,把这样一个不断渴求着自由,又在禁锢之中因痛苦与挣扎而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美的女性演绎得丝丝入扣。

女人如水。李春燕的舞蹈表演也正如水一般变化万千,气象万千:时而是轻柔的小溪,时而是磅礴的江河,时而是激越的瀑布,时而又画作拥抱百川的海洋……在双人舞《望穿秋水》中,巧妙的多维度空间和李春燕丰富的舞蹈语汇,将爱的热烈与含蓄、悲苦与庄重、绝望与希望,一一分层次展现在舞台上,给观众心灵以强烈的冲击力;而到了“荷花杯”舞剧大赛的金奖作品《妈祖》里,饰演“母亲”的李春燕又以26岁的年纪成功诠释了一个地母般博大、宽厚、坚毅的母亲形象,令人感叹她舞蹈表现的广度与深度。

忠诚与信仰的热度

如果说,李春燕的表演有着如水一般变化万千的特殊气质,那么,她的舞蹈创作,尤其是军事题材舞蹈作品,则如火焰一般充满着热度和力度。

获得文华创作金奖的女子群舞《那年剪短发》是李春燕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战争年代受压迫、受侮辱的女性在挣扎、觉醒之后剪发从军的故事。短短7分钟的作品里,李春燕将舞蹈的诗意纵情挥洒,用完全不同于以往“娘子军”的方式展现了女红军的爱与美、苦难与柔韧、信仰与力量。革命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在蔓延的舞蹈语汇中交织成延绵不断的情感,如同星火流淌在舞台之上,吟唱出精神与信仰的强力,仿佛在向今天的我们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凝视。

在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和全军新作品大赛中均拔得头筹的男子群舞《士兵》通过部队日常训练的一景,展现战士们在训练中历练、成长,不断向着强军目标前进的昂扬风貌。舞蹈中创意性地加入了多种流行舞语汇,令每个舞蹈角色都个性十足、叮当作响,把看似平凡的日常连队生活演绎得多姿多彩,充满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迷彩英雄》则以特种战斗为关键词,大写意、小切口,从整体构思到动作衔接、从舞蹈语汇到舞美道具,无一不体现着“生,猛,活,鲜”这四个字,军人的血性、虎气与特种精英的超群战斗技巧融汇在一起,仿佛一曲昂扬战歌,令观众无不为之热血沸腾。

传承与超越的追求

“不愿意重复别人,更不愿意重复自己”是督促李春燕不断向上攀登的动力。在前线艺术的浸润和滋养下,李春燕一方面传承着前线舞蹈“战斗的抒情”的风格,一方面以她独特的方式,不断寻求着超越与突破。

早在2006年的《迷彩英雄》中,她就大胆采用了说唱摇滚风格的歌曲作为舞蹈音乐,更把武术、街舞等时下最新潮的元素引入舞蹈语汇,用现代理念和表现手法赋予了战士们时代精神气质,令人耳目一新。《砺剑》和《特战先锋》这两个作品都充分运用现代化舞台手段,创新性地展现了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的战场前沿:声光电的配合下,极简的舞台营造出庞大的数字化战争氛围;特战队员凌厉的动作,勾勒出数字时代的速度和冷静;写意的集体舞段迸发出的海、陆、空三维作战方阵,凸显出战士不变的血气和本色……舞台上没有战火弥漫,却能让人感受到信息化条件下敌我的激烈交锋,展现了当代士兵的智与勇。

舞蹈是行动的诗学,是身体的美学。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舞蹈作品,必须从舞蹈层面、意境层面和思想内涵层面都达到“美”的要求。打造这样的作品,不仅需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有一份乐在其中的自得,有一支甘苦与共的优秀团队,还要有一种对艺术的执着与倔强。李春燕的舞蹈之所以能不断与时代和鸣,长期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充沛的艺术活力,正是来源于她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她对人民军队的无限深情。

Baidu
sogou